奥迪突然改口,不全搞电动车了!这消息一出利创智投,车圈炸了锅。昨天还说要2033年彻底告别燃油车,今天就改了主意,到底咋回事?原来,市场不买账,销量下滑,消费者还在犹豫,奥迪只能两手抓,既做电动车,又保燃油车。这不是奥迪一家的事,奔驰、宝马也悄悄调头,车企们都发现:光靠电动车,日子不好过!
四年前,奥迪喊得可响亮。2021年6月,老板杜思曼拍胸脯说,2033年只卖电动车,燃油车彻底停产。那时候,电动车热得像夏天的大太阳,特斯拉横扫全球,车企们争着跳进电动化的大河。奥迪也憋足劲,推新车型,建新工厂,想在电动车赛道上大干一场。谁知道,风向变了,市场没那么简单。
2024年,奥迪的成绩单不好看。全球卖了167万辆车,比前年少卖了11.8%。中国市场更惨,64.9万辆,掉了10.9%。中国可是奥迪的大本营,销量下滑,压力山大。更扎心的是,电动车卖得也不行。去年奥迪电动车只卖了16.4万辆,占总销量的不到10%。比起特斯拉,差得远利创智投,连奔驰、宝马都跑在前头。消费者不买账,奥迪的电动梦有点凉。
新老板高德诺上台后,直接改了规矩。6月18日,他对外说,2033年不硬停燃油车了,电动车和燃油车一起干。这话听着像认怂,但其实早有苗头。市场变了,消费者还在观望,奥迪不能一条路走到黑。高德诺的算盘打得清楚:电动车继续推,但燃油车也不能丢,两手都要硬。
为啥消费者不急着买电动车?原因挺多。中国地大物博,充电桩不是哪儿都有。城里还好,偏远地方充电难利创智投,跑长途心里没底。豪华车买家还挑剔,讲究动力、操控,电动车技术虽好,但总觉得差点意思。2024年,中国新能源车占了快一半市场,可燃油车还是有大把粉丝,尤其豪华车市场,燃油车稳得像老大哥。奥迪看准这点,决定不跟风,电动燃油一起抓。
奥迪在中国没闲着。一边跟一汽合作,在长春建了个年产15万辆的电动车工厂,专门做适合中国人的电动车型。一边继续卖燃油车,保住老客户。这招叫“双轨制”,听着高大上,其实就是脚踏两条船,哪条路宽走哪条。奥迪这波操作,灵活得像街头卖煎饼的大叔,啥馅儿的饼都敢做。
不光奥迪,别的车企也掉头了。奔驰当年也雄心勃勃,2021年说2025年电动车和混动车占一半销量,2030年全卖电动车。可现实很骨感,2024年奔驰电动车卖了18.5万辆,比前年少了23%。今年一季度更糟,4.55万辆,又掉10%。宝马、丰田、福特也差不多,喊完口号后发现,电动车卖不动,赶紧把燃油车、混动车捡回来。车企们学聪明了,市场咋变,咱就咋跟。
这事背后,市场说了算。电动车是大势,可不是所有人都ready。充电桩、电池技术、价格,哪样都得跟上。豪华车市场更特殊,买家不只看环保,还看面子、感觉。燃油车开起来那股子劲儿,电动车暂时学不来。车企们一算账,纯电动化太冒险,不如稳一点,混动、燃油、电动三条腿走路。
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,奥迪不想丢。2024年,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快50%,看着挺火,但燃油车还有一半江山。奥迪在这儿既推电动车,又守燃油车,算盘打得叮当响。长春的电动车工厂,专门为中国消费者造车,续航长、空间大,贴合本地需求。燃油车也没停,Q5、A6L这些经典款,照样是街上的香饽饽。
车企们这波操作,像不像咱老百姓过日子?想吃新口味的菜,可老味道的家常菜也舍不得扔。电动车是未来,燃油车是现在,哪个都不能偏废。奥迪、奔驰们不是不看好电动车利创智投,而是得先活下去。市场不等人,消费者不点头,喊口号再响也没用。
易倍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